五、
在日多瑪村,Dechen養(yǎng)成了夜不閉戶的習慣,村民會經(jīng)常邀請她去家里做客、解決爭端,即使再貧窮的家庭也偶爾會給她送些珍貴的奶酪。大女兒Norzin兩頰有健康的高原紅,每天和村子里的孩子混在一起,說著標準的安多藏語,村里人覺得Norzin是“自己人”。
但Dechen和Yidam至今沒法在日多瑪村獲得自己的土地和牛羊,這隱含著村民和他們之間無形的界限。相比于這里幾百年積累成的“熟人”社區(qū),Dechen在日多瑪村停留的5年也許根本不算什么。這里仍然是一個種族天真的社會,牧民們世代居住在這里,評價一個人的道德標準,往往要綜合追溯他父母、祖父母的歷史。
她也沒有落入那種外來者熱情的陷阱——基于技術(shù)、視野、資金的優(yōu)勢,外來者不可避免地想迅速地改造一個社區(qū)。不停地有外來的投資者對Norlha的項目表示出興趣,有人愿意成為代理商,或者將Norlha送進大商場的柜臺,但他們的前提是,工廠要搬遷到城里,產(chǎn)能要擴大、從四面八方招募成倍的工人。
但Dechen拒絕了那些充滿誘惑的商業(yè)條件,她將Norlha的產(chǎn)能小心翼翼地控制在每年1萬條左右,這是目前140多名員工手工工作的最大產(chǎn)值。她并不想遵守工業(yè)生產(chǎn)中“生產(chǎn)得越多,利潤也越多”的定律,甚至有點反感機器對人的勞動和尊嚴的貶低(但不是在波西米亞的意義上),她相信工人、原材料、價值觀可以在一個村莊里緊密共生,并在和一個遙遠的、等級森嚴的商業(yè)社會共處時,獲得自己的尊嚴。
在甘南,32歲的Dechen Yeshi再也不焦慮,并散發(fā)出有信仰的人才能自然流露的從容。她拒絕了非人化利益的誘惑,試圖恢復勞動本身所散發(fā)出來的健康光暈。在那里,村莊可以以自己的節(jié)奏呼吸、勞作。她靜靜地等待這里的人最終接受她和Yidam,同時也在等待村莊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的神性和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