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面,混合小麥粉、水、鹽、酵母。
第一次發(fā)酵,保持一整個面團在27 ~ 28攝氏度的常溫中發(fā)酵,這時酵母起作用,產(chǎn)生二氧化碳。
用按壓的方式再一次和面,擠出一些二氧化碳。
將大面團分割成一個個小面團放上半小時。
將小面團分別做成特定的形狀,添加果仁等,或者像丹麥面包那種一層一層地刷黃油的過程,都在這一步。
二次發(fā)酵。
烤制,有些面包需要在烤制過程中再刷油。
出爐。
這其中還有個特別之處則是“老面”的存在,就像中國做饅頭一樣,每天的面團都剩下一小團任其發(fā)酵,第二天將這塊剩下的面團加入新的面粉、水和鹽就能再發(fā)酵,這塊一直被留下來的面團,就叫“老面”。一個歷史悠久的烘焙房甚至?xí)屑覀鲙状摹袄厦妗保恢本S持著家族獨有的風(fēng)味。
而其他方面,比如要研究出一種新面包來,則沒有那么多的捷徑可走。各種用料的比例,烤制的溫度、時間,都是一點一點試出來。今天口感不夠平衡,就明天減少一些裸麥再試試;今天的面包心有些偏濕,明天就調(diào)整下溫度時間……任何一種配方都是這樣試到最后形成固定的配方。
而想要維持同樣的好味道,面包師們則不得不從一而終地按照這些配方每天重復(fù)幾乎同樣的事情——按照同樣的比例放同樣的材料、在相同的溫度下放置相同的時間,烤箱要一絲不茍地打掃,溫度和時間都不容半點疏忽……
采訪、撰文:Nina
插畫:傅純強
視覺:王宇
編輯:王娜
編輯助理:Kyle Gu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