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設計臺詞:我頂你!】
無論是在做編輯還是當寫手的時候,總是被高要求——必須把選題或者文章做到何種高度。當然,這不是針對我。想來,所有的編輯對寫手,所有的主編對編輯都要類似的要求。人之常情嘛,沒人會低要求別人的,又沒有成本,干嗎不多要點?
于是,在這樣的要求和心理暗示下,編輯和記者開始了工作——過著狗血的生活,滿懷著雞血的狀態(tài),寫著心血的稿子,享受著經血的待遇。每個人腦子里想的都是偉大作品,但做出來的東西連自己都常說“我們雜志,我都不看?!?/p>
現(xiàn)在給《GQ》網寫專欄,一般我一周回來看三次,第一次是上線當天的24:01分,看看稿子的點擊;第二次一般上線后第三天,看看有沒有回復;第三次是寫下一篇專欄的當天,會看看別人回復的都是些啥,哪怕是個廣告也成。
并不是我自戀到喜歡看自己的東西,更不是為了刷上一個點擊,而是我關注每個文字出來后的反應。我從來也不指望自己的東西能夠成為偉大作品,更不想如何去達到偉大。每次坐在電腦前,我就想:這次寫完,能不能有一個回復;我要怎么寫,能有一個回復。
也許,一個回復的要求有點低,但如果一個都沒有,想多了也沒用。更何況,現(xiàn)在已經是140字的時代,寫個千字大文,還有人能夠耐心讀完,已經是莫大鼓勵,何況人家還抽空交流了下——這得感動成啥樣才會有的情懷?
當我們開始為一個回復而努力的時候,事情似乎就變得簡單了很多??赡芫褪且粋€標題,一個句子甚至是一個錯別字都可能招來一個沖動的回復。就像當年還在日報社工作時,老大要求每個版面必須12條稿子。這看著簡單,但其實,真的上12條內容的話,基本就是什么雞毛蒜皮的稿子都得放進去了。拿我做的體育版為例,為了湊足12條這個數字,通常每天都得放一條圍棋的稿子,而且有時那個圍棋可能僅僅是個圍甲的戰(zhàn)報。很不解,“這些爛稿誰看啊?很多人看圍棋嗎?像什么鬼冰壺比賽,誰看啊?”
老大的回復也很簡單:“我不知道。但可能會有人看,我們就需要體現(xiàn)。要是一個讀者不喜歡足球、籃球,你的版面就再也沒有別的內容了,那么就是‘0’。所以,我們需要12條稿子,保證起碼有一條是可以看的。這樣,你的版面至少有‘1’?!?/p>
當時并不是特別懂這個意思,但現(xiàn)在明白多了。其實,恰是為了那個至少的“1”,我們需要做的卻是“100”,就像當時老大說的——因為我不知道讀者喜歡什么,所以我什么都得給他,而且還得盡可能做到最好。
做媒體就像開超市,別說什么核心競爭力或者獨家貨物了,起碼咱們把門店打開,里頭啥貨都有,而且起碼有一個是你需要的,才會有人光顧。不然,你修個糞坑在人家樓道里,就算鑲上金邊,人家路過的時候也只會繞著走。
話回到開始,很多領導在要東西的時候,要是能務實點就好了,咱們不求驚天動地,但起碼感動一人,不是很好嗎?
?
王雁林 |
?
更多王雁林專欄文章:
?
以上文字只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GQ男士網的觀點或立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