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提及前驅車的歷史,我們不能不能提到這款由奧地利Graf&Stift汽車廠于1895年研制成功的試驗車型,雖然沒有實現(xiàn)投產(chǎn),但是這款試驗品無疑成為汽車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。而前驅汽車的正式誕生,則是由美國工程師J.walter Christie完成,他于1904年正式獲得了該項專利。
12/50賽車是由英國Alvis汽車廠生產(chǎn)的帶有機械增壓裝置的比賽用車,同時它還有一個特別的身份,那就是歷史上第一款量產(chǎn)前驅車型。在那個時代,幾乎所有的前驅車型都是以賽車的身份登場,這一時期直到“三輪汽車”的登場才宣告結束。
1967年,凱迪拉克正式推出第七代Eldorado車型,自這一代起,車系正式由前置后驅改為前縱置前驅,而1970年的Eldorado車型則成就了這一車系的性能巔峰,它搭載8.2升90°夾角V8發(fā)動機,最大功率達到400馬力,峰值扭矩達到746Nm。此外這款車型還搭載了循環(huán)球式液壓助力轉向機以及當時罕見的ABS系統(tǒng)。
1970年,既雪鐵龍DS車系之后,其又推出了設計風格大膽前衛(wèi)的雙門四座跑車SM。動力配置上,SM沿用DS底盤設計,采用前縱中置前驅布局,搭載液壓主動控制懸掛。與DS不同的是,那臺動力疲軟的發(fā)動機被替換為性能強勁的瑪莎拉蒂C114系列2.7升頂置雙凸輪軸12氣門90°夾角V6自然吸氣發(fā)動機,其中C114/03型發(fā)動機已經(jīng)搭載了博世D-Jetronic模擬電子燃油噴射系統(tǒng),最大功率達到180馬力,峰值扭矩232Nm,百公里加速時間9.2秒,最高時速229km/h,此外SM車系還搭載了可變轉向比齒輪、齒條液壓助力轉向機等技術,使得SM車型的操作性在當時的“性能車型”中是屈指可數(shù)的。
1979年薩博推出了首款采用渦輪增壓的車型900 Turbo,該車型采用前縱置前驅動力布局,動力由一臺代號B201的2.0升頂置單凸軸8氣門四缸渦輪增壓發(fā)動機,同樣搭載了來自博世的燃油噴射系統(tǒng)。900 Turbo最大功率達到145馬力,峰值扭矩235Nm,百公里加速僅需9.5秒,最高時速202km/h。在懸掛方面,900 Turbo采用了前雙搖臂后非獨立扭力梁設計,為了保證高速穩(wěn)定,薩博還為其安裝了后懸潘哈德連桿。
1980年,薩博在900 Turbo的基礎上推出了尺寸更小的兩門車型99 Turbo,動力方面99 Turbo仍沿用900 Turbo的B201渦輪增壓發(fā)動機,經(jīng)過全新調校之后,動力和扭矩略有提升,百公里加速時間縮短到了9.2秒,最高時速為196km/h。
1984年,薩博900 Turbo 16V S問世,搭載了代號為B202 XL的2.0升頂置雙凸輪軸16氣門四缸渦輪增壓發(fā)動機,同時還使用了博世首款數(shù)字化電子燃油噴射系統(tǒng)LH-Jetronic,最大功率175馬力,峰值扭矩273Nm,百公里加速僅需7.5秒,最高時速211km/h。900 Turbo 16V S的誕生,正式標志著薩博開始了發(fā)展高性能前驅車型的征途。
薩博9000 Turbo 16搭載了來自薩博900 Turbo 16V S的B202 XL渦輪增壓發(fā)動機,動力方面沒有進行大的改動,只是調整驅動形式為常規(guī)前橫置前驅并減輕了車重,使其能夠在7.2秒內完成百公里加速,最高時速227km/h,成為當時為數(shù)不多的高性能緊湊級歐系轎車。
雷諾5 Alpine Turbo是近年來才被認可的小鋼炮代表車型,這款車在外觀上僅比奧拓略大,車長僅有3560mm,采用前縱中置前驅動力布局,車重僅有870kg。動力方面,5 Alpine Turbo配備代號C2J的1.4升8氣門四缸渦輪增壓發(fā)動機,最大功率110馬力,峰值扭矩147Nm,百公里加速時間9.1秒,最高時速185km/h。
雷諾25是一臺標準的中型轎車,軸距為2723mm,這樣一臺看上去操控性并不強的車型,在當時成為了中型前驅性能車的典范。雷諾25使用前縱置前驅動力布局,性能版車型雷諾25 V6 Turbo搭載了一臺雷諾自主研發(fā)的X7U 2.5升90°夾角頂置單凸輪軸12氣門V6單渦輪增壓發(fā)動機,并安裝了Renix提供的電子燃油噴射系統(tǒng),因此這款發(fā)動機壓縮比達到了8.6:1的高值。動力方面,X7U最大功率182馬力,峰值扭矩281Nm,百公里加速僅需7.7秒,最高時速220km/h。
1986年,雷諾推出了雷諾5 GT Turbo,這款車型使用與雷諾5 Alpine Turbo相同的1.4升C2J發(fā)動機,主要改動為降低壓縮比至7.9:1,改用Solex化油器,使最大功率達到115馬力,峰值扭矩164Nm,并能在更低的轉速下實現(xiàn)最大功率輸出。此外雷諾5 GT Turbo還降低車重至820kg,百公里加速時間縮短至7.1秒,最高時速198km/h。
Delta 1600 HF Turbo源自Delta HF賽車的量產(chǎn)版Delta車系,該車系全系只有前驅車型,雖然80年藍旗亞參加B組拉力賽時使用的都是中置后驅的037,但對這一車系的重視卻未曾因前驅布局而減少。動力方面Delta 1600 HF Turbo配置了一臺1.6升頂置雙凸輪軸渦輪增壓發(fā)動機,改造自Delta車系的1.6升自然吸氣發(fā)動機,成功將壓縮比將至8:1,供油系統(tǒng)采用改進版韋伯化油器,最大功率達到130買來,峰值扭矩191Nm。盡管功率數(shù)據(jù)上并不起眼,但這臺小車僅有1噸的重量,所以百公里加速在8秒內即可完成。
在Delta 1600 HF Turbo之后,藍旗亞又推出了改進版車型Delta HF Turbo,這款車型采用了全新的燃油噴射系統(tǒng),在變速箱齒比設計上更加偏重中后程加速性能,因此百公里加速時間降至8.7秒,而0-400米加速則僅需14.8秒,最高時速203km/h。
從外觀上看,Thema ie Turbo絕對不屬于一款性能車型,2660mm的軸距和1150kg的車重使它看上去并不是那么容易操控。然而在80年代,Thema ie Turbo百公里加速僅需7.2秒,這在當時還是相當罕見的。動力方面,Thema ie Turbo搭載了2.0升頂置雙凸輪軸8氣門發(fā)動機,壓縮比為8:1,采用來自博世的LE-2 Jetronic供油系統(tǒng),最大功率165馬力,峰值扭矩2750Nm,百公里加速7.2秒,最高時速217km/h。
1987年,阿爾法·羅密歐推出了164車系,其中高性能車型就是阿爾法·羅密歐164 2.0 Turbo,這款車型使用了藍旗亞Thema ie Turbo提供的發(fā)動機,最大功率175馬力,峰值扭矩265Nm。百公里加速時間7.2秒,最高時速225km/h。除了動力不凡之外,164車系外形設計還是出自大師Pininfarina之手,由外至內都表現(xiàn)出運動風格和科技質感。
有了阿爾法·羅密歐164 2.0 Turbo的經(jīng)驗,阿爾法·羅密歐推出了阿爾法·羅密歐 164 3.0 V6車型,這款車型配備了一臺由Giuseppe Busso設計的3.0升頂置單凸輪軸12氣門60°夾角V6發(fā)動機,最大功率192馬力,峰值扭矩245Nm,推動近1.4噸的阿爾法·羅密歐 164 3.0 V6時能實現(xiàn)百公里加速8.1秒,最高時速230km/h。
時間進入80年代以后,日系車廠開始發(fā)力,不僅在乘用車領域表現(xiàn)不凡,而且開始了性能車的探索和發(fā)展,其中對前驅性能車的發(fā)展一度尤為熱門。1983年三菱推出了新一代的Galant車系,從這一帶起,Galant進入了全面前置前驅時代,其中Galant Sigma GSR-X Turbo搭載了4G63系列發(fā)動機的前身作品G63B,一款2.0升頂置單凸輪軸12氣門四缸渦輪增壓發(fā)動機,最大功率145馬力,峰值扭矩216Nm,此外Galant Sigma GSR-X Turbo還采用由三菱自己開發(fā)的發(fā)動機管理系統(tǒng)和齒輪齒條式液壓助力轉向機以及前通風盤剎車系統(tǒng)。
1984年,日產(chǎn)推出了第四代Silvia車型,這一代車型就是與AE86極為相似的S12。有著前代性能經(jīng)驗的積累,S12在原廠生產(chǎn)時就以性能車型作為了目標。在全系車型中,最高性能版車型為Silvia Turbo RS-X,搭載了一臺代號FJ20ET的2.0升頂置雙凸輪軸16氣門渦輪增壓發(fā)動機,最大功率188馬力,峰值扭矩226Nm。這款發(fā)動機與SR20DET一并成為日產(chǎn)最經(jīng)典高性能四缸渦輪增壓發(fā)動機作品。
Bluebird系列誕生自1957年,前驅車型則是從第八代(U11)才正式誕生。1984年,日產(chǎn)推出了編號T12的Bluebird 1.8 ZX Turbo車型,這也是Bluebird前驅車型中性能最為強勁的一款。Bluebird 1.8 ZX Turbo搭載一臺代表CA18ET的1.8升頂置單凸輪軸8氣門渦輪增壓四缸發(fā)動機,最大功率135馬力,峰值扭矩191Nm,百公里加速8.6秒,最高時速185km/h。
在日系三強中,本田屬于對高性能自然吸氣發(fā)動機運動車型探索的先驅人物。而Prelude的出現(xiàn),就是本田探索出的早期結果。Prelude從第二代車型起開始推出Prelude 2.0 Si(BA1)版本,其所搭配的B20A 2.0升頂置雙凸輪軸16氣門自然吸氣發(fā)動機除了配有VETC系統(tǒng)之外,還增加了本田研發(fā)的PGM-Fi多點電子燃油噴射系統(tǒng)。這款發(fā)動機最大功率160馬力,峰值扭矩186Nm,百公里加速時間9.2秒,最高時速195km/h。
1987年,本田發(fā)布了經(jīng)典車型Legend的Coupe車型,動力配置上使用了當時本田車系中排量最大的C27A 2.7升V6頂置單凸輪軸24氣門自然吸氣發(fā)動機,最大功率可達180馬力,峰值扭矩226Nm,百公里加速8秒,最高時速212km/h,值得一提的是本田Legend Coupe使用了這一級別車型中少見的前后雙搖臂懸掛結構,為駕駛者提供了理想的操控表現(xiàn)。同時對于C27A這款發(fā)動機,絕對不能輕視,因為自它發(fā)展而來的C32A發(fā)動機,正式日后本田當家超跑NSX使用的C32B發(fā)動機的雛形。
Capella車系是馬自達性能前驅車型研發(fā)的起點,1985年,馬自達推出第三代Capella車系,并開始配備FET 2.0升頂置單凸輪軸8氣門渦輪增壓發(fā)動機,成功將原先自然吸氣發(fā)動機的118馬力提升至145馬力,增壓之后峰值扭矩也提升至216Nm。
90年代之后,隨著汽車工業(yè)的快速發(fā)展,前驅與后驅的界限并不那么涇渭分明,家用車與性能車的界限也開始變得模糊,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開始嘗試前驅小跑車,諸如新思域Type-R、Bristol Fighter T 等新晉前驅性能車也如雨后春筍一般層出不窮。